2025年来,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认真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充分发挥生态茶园青年联盟工作站作用,积极整合社会公益资源,联合农夫山泉在云南省普洱市完成3家乡村振兴助农示范茶叶加工厂的捐建项目。该项目的开展,让“一叶茶”变成生态富民的“金叶子”、文化赋能的“活名片”、科技升级的“智慧芽”,构建起“以茶促绿、以茶铸魂、以茶强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书写“一叶兴百业、一茶富万家”的乡村振兴助农新篇。
基地端——茶产业的“生命线”与“压舱石
在茶产业的价值链条中,基地端是默默托举的“隐形之手”。随着农夫山泉乡村振兴助农示范茶叶加工厂公益项目的建设推进,借助“品牌快车”,对基地端茶农开展规范化培训。培训围绕“科学管理、机械采摘”两大核心要点,结合“理论讲解+田间示范”的教学模式,详细剖析茶树主要病虫害类型、科学用药防控方法以及茶树修剪与配套管理措施,尤其对病虫害绿色防控、茶树修剪、施肥管理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的课堂教学。
加工端——茶产业的心锻造场
加工端是茶产业的“隐形翅膀”。通过农夫山泉乡村振兴助农示范茶叶加工厂公益项目的建设推进,进一步规范初制加工、推进精深加工、完善质量标准、培育市场主体、加强产品研发将自然生长的随机性转化为标准化的品质保障,让每一片茶叶都能在工艺的淬炼中释放最大价值。项目聚焦《云南省茶叶初制所建设管理规程》,优化茶叶初制所布局,改善初制加工环境,持续推进茶叶初制所规范达标建设,重点解决设施不配套、生产效率低的突出问题,指导茶叶初加工主体按照食品生产许可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备案要求,提档升级、转企升规,逐年提升持证(备案)率。提高普洱茶原料加工工业化水平,利用产业发展资金推进茶叶初制所建设。
销售端——茶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关键战
如同好茶需要“懂它的人”,云南茶产业的市场潜力也需要销售端来激活。实施品牌打造、建设产业平台、推动产业融合的品牌表达,正成为撬动茶产业增长的核心杠杆。通过农夫山泉乡村振兴助农示范茶叶加工厂公益项目的建设推进,引入了先进设备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了加工能力和品质,解决了茶农“加工难、卖茶难”问题,还能通过“公益+”模式,实现共创、共建,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创收,联结起从茶山到市场的快速路,打破长期受困于粗放加工模式,推动产业从“农产品加工”向“工业化瓶装饮品”跨越,开辟工业茶新赛道。
下一步,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将加深与农夫山泉的公益合作,持续发挥生态茶园青年联盟工作站作用,积极整合和联动政府、市场及社会资源,联动福建、浙江、安徽等主要茶叶产区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茶产业调研、斗茶竞赛等多形式交流活动,要在技艺交流、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产品营销等方面加大公益交流合作,全面推动产业融合。同时,围绕种植基地规模化、生产加工园区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的目标,加强科技示范引领,推动形成农文旅互动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创公益力量。
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12月9日,业务主管单位为共青团云南省委,登记注册机关为云南省民政厅,是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会员团体,目前为4A级非营利性(NPO)公募基金会。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创业青年的桥梁纽带,在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指导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致力于通过开展金融扶持、技能培训、赛事承办、结对指导、就业见习岗位提供等公益支持,通过公益项目的实施积极助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入我们,青创“益”起来!
来 源丨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