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探索实践典型案例 | 云南富宁县上寨村:“能人”返乡创业,空巢村变富裕村-云南站-华夏一县一品网

农民增收探索实践典型案例 | 云南富宁县上寨村:“能人”返乡创业,空巢村变富裕村

   日期:2022-11-01     浏览:3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为农业增效赋能、为农民增收加力。在具体实践中,全省各地紧扣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党支部为引领、以企业为纽带、以产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机制为保障的农民增收工作机制。

10月12日起,《云南日报》开设“学习借鉴农民增收探索实践典型案例”专栏,推出一批推动农民增收的探索实践典型案例。这些做法和经验可学可用,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增收的引路典型、鲜活教材。

村民采收八月瓜 熊平祥 摄

金秋时节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委会上寨村小组,沃野织锦、稻浪起伏,一个个漂亮的农家小院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庭院繁花盛开。

“以前我们村是有名的空巢村,人口外流比重超过60%,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17元。现在人丁兴旺,村里开办了8家公司、5家种植养殖合作社,还有18个工程队,80名设计、建筑技术人才。”上寨村小组组长廖世兵自豪地说,抓住人才、大兴产业是上寨村由空巢村变成富裕村的关键。

“当初穷得没办法,只能外出闯荡。”廖世兵说,20年前,为改善生活状况,上寨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创业。从开办公司到组建工程队,上寨人在外闯出了一番天地,但家乡却依旧贫困,发展缓慢。

2015年,廖世兵回到村里,被村民推选为上寨村村小组长。他认为:“只有人回来了,村子才能发展起来。”

几年时间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在廖世兵等一批返乡“能人”的带动下,上寨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由党员、大户示范带头的“双强双带”“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对产业发展困难户、一般户、散户分别实施技术指导、产业带路、试验示范等措施,帮助村民稳定增收。

上寨村按照“不丢荒一寸土地,不落下一户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整合出闲置土地种植苹果梨1000余亩,拓宽增收渠道;采用“长短结合,林上棚下结合”的方式,形成了“棚内有草药、树上有苹果梨、林下有重楼、庭院外有八月瓜”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层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导和动员群众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中草药种植,壮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上寨村种植仿野生石斛、山豆根、重楼等中药材2100余亩,农户分红收入达7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17元增长到300多万元。

村庄富了,环境美了,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返乡。曾在外打拼的“95后”村民贾光有于2018年回乡创业,发展起餐饮、农资销售、水产养殖等产业。今年他又开起了超市、唱吧。“我有一个店半年的营业额就有近20万元,在家乡生活更好。”贾光有笑着说。

随着收入增加,村民们建设家乡的步伐越来越快,两污改造、庭院提升、文化长廊建设等快速推进。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库”,村民们投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据介绍,目前上寨村已完成了村内健康步道、休闲广场、陈列室、中药材展示区等一批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村庄“颜值”与“气质”焕然一新。

撰文:李丽

来源:云南日报

资料: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