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谭帮敏,是云南昭通水富市林草局的林业高级工程师,党龄25年,参加工作的32年时间里,她扎根基层从事竹子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默默在竹林里做勤劳的耕耘者,把初心使命抒写在林产业发展路上,托起山区林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梦。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云南省“三八绿色奖章”、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2021年列入“昭通市鲲鹏计划人才”,2022年获得昭通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实干,筑牢林产业发展基础
1991年到2011年,20年的时间里,从一名林业员成长到林业站站长,谭帮敏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在水富市偏远的两碗山区。期间,她主动积极参与完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1.59万亩、关河流域治沙工程、赵博士工程1万亩;负责完成天保工程1.2万亩、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1.45万亩、完成两碗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3万亩,为林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她还负责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尽心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林区平安,森林防火工作保持2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工作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从项目规划到组织施工,谭帮敏总是带着站所一帮人到田间地块,以身作则,手把手教他们科学搞好造林规划,指导他们做好清林、种植和管护工作,推动工作的落实。偏远高寒山区太平镇二溪村回龙堡林区2万亩筇竹低效林需要进行改造,谭帮敏作为技术负责人,面对寒冬腊月的风霜冷冻雨雪天气,她总是背上包裹带上干粮与另一名同事早出晚归深入林区开展工作,她从不叫苦叫累。经过改造后,筇竹竹笋产量从平均每亩13斤增加到65斤以上,最高产量达到200斤以上。
创业,在乡村振兴中显身手
2019年7月,水富市选派科技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谭帮敏主动报名下沉两碗镇三角村,她决定把自己多年在基层总结的工作经验落实到竹产业上,干出一番成绩。
三角村是水富最偏远的村寨之一,且是一个苗族村民占90%的村寨,山高路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在协调到一简易住房后,谭帮敏吃住在村里,在山上安了“家”。
谭帮敏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找出了村里发展方竹滞后的原因,并将三角村适宜发展方竹区域规划上图,连同分步实施计划一并提供给当地政府参考决策。
在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后,谭帮敏决定创办方竹示范基地,她牵头成立水富鑫达农林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村民拿土地入股,她出技术和资金的方式发展方竹3000亩。在实施项目期间她通过种植培训、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等方式做好样板示范。
谭帮敏还示范引种球盖菇、竹荪等,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她手把手教会村民科学种植球盖菇、竹荪的技能。在发展过程中,谭帮敏又聘请村民在基地务工,使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传经,推广科技促增收
“不论晴天还是雨天,总能看到谭帮敏指导群众在方竹基地开展清林、整地、种植等工作,给群众作了很好的技术指导。”三角村党总支书记马光均说。
谭帮敏多次组织村民开展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并专门编制了筇竹、方竹种植与管理实用技术手册发放给村民,让村民逐渐掌握其不同季节的栽种和管护技能。
“种方竹是一门技术活,清林、打塘、栽植、管护等每个环节都需持续不断地管护,一年要进行2至3次除草,成林后留笋养竹……”在方竹基地,谭帮敏总是手把手教群众如何种植方竹,只要有群众请教,她都是倾心传授。
谭帮敏注重方竹育苗技术的探索,加强对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她在三角村不同海拔的地方建立方竹栽培与管理样板地,通过不同配方施肥和管理方式,跟踪观察方竹长势效果,测试和探索最佳管护时间以及丰产效果,不断总结好的管护经验。
在谭帮敏的示范带动下,村民发展方竹产业的热情高涨,从以前的不愿种转变为现在的“抢”着种,竹产业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示范区基地达到了3200亩,成活率达85%以上,涉及村民129户516人;预期亩产200公斤,每年收入可达500余万元。
谭帮敏除了把方竹基地做好外,还带动了当地多名能人开展方竹种植达1.5万余亩,指导竹产业发展4万余亩,两碗镇的方竹产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示范带动了两碗镇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此外,为了方便村民采竹笋,谭帮敏还主动帮助协调镇政府为村民修建了2公里的采笋便道。说起谭帮敏给村民带来的各种改变,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持续加强竹子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谭帮敏先后开展杂交竹、甜龙竹、硬头黄竹、毛竹、金佛山方竹、合江方竹等竹种的培育和栽培管理研究,刺竹笋保鲜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参与发表论文3篇,编制了筇竹、方竹种植与管理实用技术手册2册,制作《方竹栽培管理技术》专题片1部。
目前,现任水富市两碗镇“万名人才兴万村”工作组组长的谭帮敏,在抓好竹产业发展重任的同时,带着3名西南林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竹不同栽培时间对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与《激素处理和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种子发芽、苗木生长的影响》的课题,目的是形成配套管理技术,更好地指导水富竹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林业科技人员,要努力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产业发展引领示范、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谭帮敏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谭帮敏在55岁的年龄没有选择退休却选择继续坚守岗位,不忘初心和使命,带领群众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通讯员 | 狄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