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穷小伙 今朝包工头
——易迁群众雷桂林迎来幸福新生活
撸叶、摘芽、除杂草……早点过后,雷桂林带着邻居也算工人的易迁群众,到菊花基地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雷桂林,是从泼机镇关门山村四火头村民小组,搬迁到县城大地安置点裕和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四火头,这个听着红红火火的地名位于大山深处,村子破破烂烂、房子摇摇欲坠、道路泥泞不堪,山坡上收几颗粮食、草场上放些牛羊,吃穿难、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娶媳妇难……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雷桂林搬迁前的老家
政府将四火头村民组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后,雷桂林和全村群众搬到县城大地安置点裕和社区,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信息显示,裕和社区是“移民社区”,承接19个乡镇99个村883户4266名搬迁户,其中劳动力2161人,弱劳力半劳力251人。
其实,之前的雷桂林,一直追求幸福生活并不懈努力着。到昆明先是做过泥水、清掏等脏活重活累活,后来到贵阳一家电脑耗材公司搬运,辗转南北一圈,终究还是混不出个头来。
雷桂林的人生转折,是从2022年开始的。
雷桂林搬迁后的新家
镇雄县践行省委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有关部署,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写好后半篇文章,发展村集体经济。裕和社区的集体经济,其中一项便是占地52亩的菊花基地,旨在让易迁群众家门口就能打工、过上好日子。
在社区党支部的介绍下,雷桂林来到基地从事进城后的第一份工作。这个敢闯敢干的90后果然不负众望,天生好学头脑灵活,很快摸清涉菊市场的上下游产业链,还学会了种植技术。与花卉公司老板洽谈,将整个基地的劳务承包下来,当起“包工头”。
采摘菊花
承包方式很简单:花卉公司负责种植技术、产品收购及籽种、肥料、农具机械的供应,提供菊花分类分拣、保鲜包装等工艺生产线;雷桂林负责种植、田间管理、分拣保鲜等劳务。产品收购分为A、B、C等级,10朵扎一把,收购价格在每把5元至16元不等:花瓣320片以上的为A级花16元每把,280至320片的为B级花10元每把,280片以下的5元每把。花卉公司老板全权负责销售,A级花远销韩国、台湾等地,B级花销往昆明、遵义、昭通等花卉市场,因为销售渠道畅通,菊花自然供不应求。
和客户洽谈
承包劳务后,雷桂林到社区以招零工的方式,根据男女、年龄、技术等区分,日工资100元至150元之间,带着邻居到基地打工,从事撸叶、去芽、采花、扎把、切枝、除杂草……都是体力和技术要求不高的活。雷桂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上半年就赚了五万多元;易迁群众中50岁以上身体硬朗的及半劳力、暑假工无法外出的群体,也纷纷挣三万两万不等,一朵“小菊花”变成了大家致富的“大产业”。
包装完毕即将运走的菊花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基地A区棚内的白贡菊花已经是第二季,长势喜人,预计两周即可迎来采摘期;B区内的金丝皇菊竞相绽放,一丛丛一簇簇争奇斗艳,赏心悦目。
“现在咱镇雄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投资环境好,想在两季菊花种植的空档期,拿闲置大棚来种些蔬菜,既可轮作土地又能赚点小钱!”面对未来,雷桂林有着新的打算。
记者:毛君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