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沿着建水县普雄乡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向前
青山隐隐 雾霭朦胧
层层叠叠的梯田在山腰间次第铺开
在阵阵草木清香中
记者一行到达了龙岔村
风光秀美的龙岔村
漫步村中
颇具匠心的铓鼓石雕
小巧独特的休憩亭台
意趣盎然的乡村壁画
冒着热气的汩汩温泉
……
一幅宜人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此前
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
龙岔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在其诗意的山水中找寻浓浓的乡愁
村内一角
自启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来,依托“乡愁”情感主线,16名干部“归雁”回乡和村民们一起规划村庄、共谋发展。现任龙岔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曹福堂便是其中之一。在规划家乡的过程中,他与回乡干部们调研走访,集民意、听民声,通过召开会议不断完善规划方案。
回乡干部走街串巷访民意
回乡干部立足龙岔村发展实际,制定出“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明确了发展定位——以现代生态农林产业为主导,兼具农业观光、温泉旅游、新兴农业培育,打造乡土气息浓郁、田园风光秀美、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回乡干部实地走访
如今,龙岔村正按照规划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在县乡村三级联动下,投资2500余万元的建(个)元高速公路龙岔出口至龙岔村公路开工建设,千年古茶树、龙岔温泉等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并打造出大寨村、两岔河村、仓房村这3个中国传统村落。
“我们村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多亏了回乡干部的关心与支持,以后我们群众也会全力配合政府的工作,保护好哈尼村寨,传承好哈尼文化,将这份乡愁延续下去。”看到家乡的变化,村民曹林军喜上眉梢。
入户听取村民意见建议
在发展中,建水县严格按照省、州党委统一安排部署,紧扣7个环节28个步骤,探索形成党建引领高位统筹、五个清楚精准定位、四个保障有序推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1541”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意趣盎然的乡村壁画
以“在家乡长大,回家乡规划”为主题,建水县组织动员600多名干部回乡,发动8000余名党员干部和5.4万名群众参与,聘请7家专业设计团队,形成县乡村三级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并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和“人、地、钱”要素保障,确保规划能落地。
住上新房子的龙岔村民
建水县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结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名片,在保护全县1000余处文化遗迹的同时,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步伐,推出美丽乡村精品游线,开办民宿客栈157家,丰富了业态,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田园风光秀美的龙岔村
根据干部规划家乡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建水县已启动55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剩余的35个村庄规划将于2023年完成。
龙岔村
接下来,建水县将以
村庄规划为“施工图”
走出干部规划家乡的“建水模式”
擦亮乡村振兴的“建水底色”
助力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真正让
“记得住乡情、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
的美好愿景照亮建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