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中国农业大学联合腾讯公司正式启动了“中国农大-腾讯乡村CEO培养计划”,旨在培育懂乡村、会经营、为乡村的职业经理人,真正为乡村人才振兴探索实验方案。日前,记者回访了我市选派参加培训的部分乡村CEO学员。
中国农业大学-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首批学员合影
“因为自己的文化知识、社会经验还比较欠缺,希望通过参加这次乡村CEO培训,能给自己充电,开拓思维,更好地为家乡做贡献。”字忠胜是一名退伍军人,2022年初,由镇康县勐堆乡村委会推荐,他成为“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学员,先后参加了临翔区萝卜山乡村振兴实验区的学习调研和在深圳腾讯总部召开的乡村CEO年会暨开班仪式。经过理论学习和小组讨论,也基于中国农业大学与镇康县正在合作推动的边境小康村实验项目,他开始设想家乡种植科技水稻项目的发展前景。
帮东村是一个傣族寨子,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受限于水土资源,面积很小,加上品种单一,老百姓只愿意种适口的“老鼠牙”(地方籼米品种),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在不增加劳动力投入的前提下增加当地水稻产量,字忠胜在农大导师和腾讯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起草了联合家庭农场水稻现代化试验示范项目策划书。在CEO学员线上汇报后,他的策划书得到了很多评委的认可,并收获了许多真诚的建议。4月份,他参加了两次线上案例剖析大会,并与导师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工作进展,不断完善项目计划。目前,水稻选种已经完成,正在进入育秧阶段,山东特色、生态有机、智慧高效的水稻产业未来可期。
学员字忠胜在乡村CEO开班仪式现场
勐堆乡的穆文强是山东年轻的护林专干,他思维活跃,见过世面,到浙江沿海等地打工多年,前年才返乡发展,这次也被村委会推举为“乡村CEO”培养对象。穆文强对村里唯一的企业——养牛场十分感兴趣。养牛场没有配建青储饲料加工厂,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的饲料短缺,而本村又有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甘蔗废料可以循环利用(帮东村现有甘蔗面积7000亩,种植玉米约5000亩),于是他在“乡村CEO”的培训中结合帮东的边境小康村实验起草了焚烧农作物加工循环再利用项目企划书,得到导师的高度认可。通过建立饲料加工厂,不仅可以解决养牛场的刚需,而且可以预防以传统方式焚烧秸秆可能引发的山林大火,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乡村建设工程。当前,穆文强正在积极申请在地实训,他还想到周边饲料厂参观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项目计划,以期早日落地实施。
中间为学员穆文强在乡村CEO培训课上
凤尾镇小落水村的武装干事李忠强,一直希望通过知识来为家乡做贡献。他的家乡小落水是当地远近有名的旅游示范村,被列入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整个寨子群山环抱,气候凉爽宜人,民国开始有彝族和傈僳族先民来到这里,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块垒墙,石板盖顶,碎石铺路,依照山地走势建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板房村落。2021年底,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来到这里,开展乡村振兴实验,改造闲置农房,打造多业态,各项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镇康县希望通过建立“小落水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来整合农、旅、红色及民族文化资源,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李忠强被委以重任,让其组织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小落水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且派他参加此次“乡村CEO”培训,专门学习合作社的组织、运营和管理知识。李忠强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企划书内容,并和其他十余名学员一起加入了“乡村旅游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线上讨论,提出疑问、交换意见。此外,他还积极申请外出实训,希望到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办得好的村子去学习经验。
右一为学员李忠强在乡村CEO培训课上
记 者/查海霞 通讯员 /刘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