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春这里,村净、景美、人和-云南站-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绿春这里,村净、景美、人和

   日期:2021-11-01     来源:云南网-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217    


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六村同创”工程,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乡村主体、群众参与,统筹整合资源,强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力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幸福画卷。

走进绿春县大兴镇西哈腊依村,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通村水泥道路干净整洁,居民建筑错落有致,小花园、小菜园环村而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展现出现代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哈腊依,原为哈尼语“形罕腊约”,指的是大橄榄,“形罕腊约咪查”,指的是盛产大橄榄树的地方。因为有人在此安家落户,形成一个村落,故取名为“形罕腊约咪查”,即后来取谐音为西哈腊依。全村60户352人,距离绿春县城2公里。

近年来,绿春县大兴镇西哈腊依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德治先导作用和村民主体作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朱黑表说:“西哈腊衣村,每周五由党员干部带头,带领群众打扫卫生。村子卫生越来越干净,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朱拉波是西哈腊依村小组长,自2016年担任西哈腊依村小组长以来,他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在西哈腊依新建活动室时,朱拉波带头出让自家200余平方米的土地,无偿给村小组建设使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先进。在朱拉波的模范带动下,西哈腊依村吹起了一股股乡村文明新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西哈腊依村,村民李成表十几年如一日,贴心照顾着80余岁的婆婆和小孙子,她的事迹被街坊四邻广为称赞。在建设公厕时,她家主动无偿让出自家地建盖公厕。2020年,她家被绿春县评为“文明新风示范户”。

文明村风不仅成为西哈腊依村最流行的时尚,在大兴镇西哈腊依村,村民还制定完善了疫情期间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坚持疫情期间红事停办,白事简办的原则。截至目前,停办红事3起,白事简办2起。同时全村各户通过开展“十户联防”工作,选树榜样,引导村民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

大寨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何艳红说:“乡风文明建设,让我们的心与群众更近了。现在,我们在西哈腊依村打造了一个蔬菜样板地,下一步,通过蔬菜样板地,想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蔬菜种植,壮大小菜园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如今的西哈腊依村,崇德向善蔚然成风。通过文明乡风培育,广大村民民风更淳、民心更齐、干劲更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下一步,绿春县将深入开展实施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六村同创”工程,通过实施基层党建示范村、产业振兴示范村、平安和谐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文明新风示范村、生态宜居示范村等“六位一体”集中创建打造,推动基层党建不断进步、干部队伍建设不断过硬,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乡风文明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色和质量,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会不断深化乡村振兴的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刀谚晴 王再君 王璐 马冬师)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