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分
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我们分享收获的喜悦
礼赞劳动的辛勤
初秋九月,天朗气清、微风拂面,正是收获的季节。鲁甸县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邀请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鲁甸农业局的马铃薯专家来到鲁甸县水磨镇对新品种云薯108号进行测产。
测产现场,专家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测产程序,采取现场测量、称量、计量、核对的方式,确保测产结果准确无误。经测产,采用“抱窝”栽培的云薯108亩产量高于同薯种双行垄作和常规种植产量,亩产达到3587.89公斤,双行垄作和常规种植亩产分别为3321.91公斤和2870.31公斤,均低于“抱窝”栽培产量。
马铃薯“抱窝”栽培是利用马铃薯的顶端优势,用小个整薯育苗然后移栽,或者先让薯块长成大芽,出苗后及时浇水并进行多次培土,适当推迟收获期的一种田间管理方法。因采用这种栽培方法可使植株匍匐茎及块茎数目大大增多,从而增加结薯层,多结薯,结大薯,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栽种方法。该方法就像母鸡下蛋抱窝,所以称为“抱窝”栽培。
据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飞介绍,云薯108是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同常规品种相比,亩产量能增加800公斤左右,是鲁甸和昭通未来五至十年具有很大潜力的一个品种。
鲁甸新兴马铃薯合作社负责人 刘飞
这是云南省农科院新选育的新品种,是全国最抗疫变的品种,我们主要以推广这个品种为主。这些年(新兴)合作社通过对新品种的推广、基地的创办,每年给老百姓带来的收入在300万到400万左右,能够为当地老百姓弱势群体解决些经济收入,也是(新兴)合作社的初衷。
水磨镇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集马铃薯育种、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种薯扩繁、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一体,是昭通马铃薯育种的“芯片”。
来源:鲁甸县融媒体中心 肖泽辉 徐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