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仓禀实 餐桌丰-云南站-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仓禀实 餐桌丰

   日期:2022-08-29     来源:昆滇经济    浏览:25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昆明人都记得,当初去粮店凭票买的米都是广西米,现在粮店、粮票早已成为历史,云南人自己种的米不仅自己吃,还卖到了北上广深。据统计部门二十年的数据跟踪,前十年云南粮食实现自平衡,而这十年则实现了优质高产的新跨越。

云南省地方粮票。

二十年前,

云南自己产的粮食不够吃,要从省外调,主要原因是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差、生产方式落后等。2001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加大粮食生产、收购、储备等工作措施,推动全省粮食总产量由2001年的1486.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794.9万吨,全省粮食由依靠外调到基本实现自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昌宁县漭水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通过大兴农田水利、科技增粮、高产创建等粮食增产措施,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再次大幅增加。

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跃上1900万吨大关,达1930.3万吨,较2012年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

同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在粮食产量连增的背后,是云南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有效支撑起粮食安全战略,十年来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240万亩以上。

同时,随着全省农业科技的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也在持续提高,从2012年的266.9千克/亩,提高到2021年的307千克/亩,增长了15.1%,高于全国同期增幅6.7个百分点,产量和单产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1年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麦地冲村彩色稻田创意农业,
“牛郎织女”相会实景图。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云南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构建起了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优质粮食工程还实现了全省129个县(市)区的粮食质检体系全覆盖,增加优质粮食150多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0多亿元,既满足了农民增产又增收,又实现了人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十四五”时期,云南将继续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产业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云南省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950万吨的目标。

“云稻1号”研究试验田。

短评

手中有粮心不慌

闵晓阳

云南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从一个粮食不够吃的省发展到自平衡且有盈余的省,这个巨变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云南人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正在向吃的更好迈进。今年春耕,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水塘铺村推广旱稻种植,种了一辈子包谷的村民种起了水稻,等到10月秋收,他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村民感激农业新技术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最魅村姑王富莲用省农科院的籽种,在保山种了2000多亩优质水稻,卖到了北上广深,每千克售价60元,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二十年的坚守,云南人现在已经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