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爷”之名,我们进行着历史和当下的对话,诉说着诗意和远方的清音,打通着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以“爷”之名,品“爷”之茗,历史的馥郁正在扑面而来,现实的富裕正在如约而至……
因境内生长有2700多年的野生古茶树,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
茶王之地出好茶,千家寨普洱茶清香、润滑、回甘,民间流传着“班章为王,冰岛为后,千家寨为爷”的说法,“千家寨爷号”普洱茶由此得名。近年来,镇沅县依托其境内马邓、老海塘、砍盆箐、打笋山、老乌山、五一、千家寨、茶山箐八个茶区的丰富茶资源,集产业整合、质量管控、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多个思路打造“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努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爷”之名,我们在好山好水之间触摸历史,在城市乡村之间品饮佳茗,在致富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2020年11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会议中心,以“东西协作绘蓝图、携手同心奔小康”为主题的“上海金山·普洱镇沅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镇沅县的“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公共区域品牌正式亮相,并发布了“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商标、千家寨普洱茶标准体系以及“千家寨爷号”普洱茶系列产品,就此打响了“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品牌。
自此,镇沅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凝聚产业优势,增强产业支撑作用。通过“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创建,促进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有机融合,规范了区域公共品牌使用机制,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普惠效应、发展红利有效释放,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创新活力迸发,新业态频出,实现抱团发展。2021年,全县茶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2.48亿元,有效带动14511户55141名茶农增收。
大爷:马邓茶
马邓茶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孔明大军南征路过哀牢山者干,兵马遭瘟疫所困,寻得茶汤解困,孔明赐了“马登茶”之名,后称“马邓茶”。马邓茶品质优良,是镇沅县传统历史名茶,亦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适制普洱茶、绿茶、红茶。
二爷:老海塘茶
老海塘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茶区位于镇沅县田坝乡,茶叶品质优良、茶气十足,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具有蜜香或花香味,有过喉圆滑甘润之感。
三爷:砍盆箐茶
砍盆箐茶区位于镇沅县勐大镇,无量山南麓。该茶区最具代表性的是砍盆箐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文况村砍盆箐村民小组,有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400余亩,百年以上古茶树858株。
四爷:打笋山茶
打笋山茶区主要分布在镇沅县振太镇,有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10220亩,古茶树约1.39万株,集中、连片成林分布,保存完好。打笋山茶区树龄最大的古茶树位于文索村文和村民小组,单株年产量4公斤。
五爷:老乌山茶
老乌山茶树枝条如柳条般纤细,可随风而舞,因其形像辫、枝似藤、韵如柳,被当地人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等称谓,业界称为“藤条茶”,老乌山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藤条茶之乡”。
六爷:五一茶
五一茶区位于镇沅县城西南部,与砍盆箐茶区相邻,核心茶区在恩乐镇五一村,因而得名“五一”茶。
五一茶品质优良,适制普洱茶、绿茶、红茶,主要产品有“五一生态”系列绿茶和“五一”普洱茶系列。
七爷:千家寨茶
千家寨茶区最具代表的野生茶树是树龄为2700年、被誉为“世界野生茶树王”的千家寨1号古茶树(上坝)及树龄2500年的千家寨2号古茶树(小吊水),其中千家寨1号古茶树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八爷:茶山箐茶
茶山箐茶区位于镇沅县田坝乡,无量山东南麓支系,茶园面积3070亩,其中栽培型古茶树(园)居群面积1050亩。最具代表性的是茶山箐古茶园,保存完好,茶叶品质优良。
作 者 | 吴瑾江 饶新玲 刘裔 图片视频由镇沅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