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云南站-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05-26     来源:微大关    浏览:493    


云南大关县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大关现场办公会精神及“六大战略”的发展定位,立足地域特色、兼顾产业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壮大竹基地、做强竹加工、提升竹旅游”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在竹资源培育、竹笋加工、竹材加工、竹旅游等方面提档升级,全力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县15.9万余名竹农实现增收。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夯实竹产业发展基础——壮大竹基地

大关县依托自身筇竹优势充分挖掘特色资源,通过对原有筇竹提质增效和新种植两种方式,发展以筇竹为主、方竹为辅,其它竹种为补充的“一县一品”竹产业,坚持实施“竹基地培育工程”,全力以赴推进竹基地建设。

提升竹林丰产水平。实施丰产竹林定向培育,强化技术指导,加快建设笋竹原料基地。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丰产竹林基地留笋养竹35万亩、竹林幼林基地抚育20万亩。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做好竹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组织专家、科技人员以召开会议、走村入户、种植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竹农科学栽种、科学抚育、合理间伐等知识,培育笋、竹两用经济林,从原来只靠竹笋增收全面实现竹笋、竹材双倍增收。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引导竹农组建按股份分红的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竹林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县成立竹业专业合作社66家,竹林基地面积共计101.5万亩,占世界筇竹面积的70%以上。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聚力打造竹产业链——做强竹加工

大关坚持做好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云南吉食道食品有限公司、木杆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国丰林产品实业有限公司、木杆鑫兴竹笋加工厂等多家龙头企业借力拉动,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模式参与竹笋加工和竹材利用。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利用筇竹笋独具香、嫩、脆、鲜的特点,发展食品加工业。筇竹富含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保健价值,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云南吉食道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国丰林产品实业有限公司、木杆鑫兴竹笋加工厂是集生产、加工、贸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生产的调味休闲食品、盐渍竹笋、清水箭笋等系列产品达40余种,每家公司年产销量逾万吨,营销网络不仅覆盖全国大中型城市,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利用筇竹独特的造型,做筇竹工艺品。筇竹竹型最为独特,竹节鼓突、清风瘦骨、姿态秀美,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种上等材料。木杆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筇竹独特的造型,制作筇竹毛笔、筇竹茶桌、筇竹办公桌、筇竹办公椅、筇竹拐杖、筇竹沙发等适合办公、居家、休闲、旅游伴手礼多形式的筇竹工艺品有50余种,已申请外观专利9项。2021年企业年产值达650万元,预计2022年达1500万,为当地农民和竹农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把原来的“楼竹子”变成了竹木炭。大关木杆镇素有“筇竹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森林覆盖率极高,有林木30万亩以上、竹林资源20万亩以上。通常除了采取竹笋及部分木材外,利用率极低。为充分“变废为宝”,木杆镇丁木村审时度势,决定实施竹炭(木炭)加工项目进行竹炭(木炭)生产、加工和销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及农户“双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竹笋食品加工企业有7家,竹材及工艺产品有4家,竹炭(木炭)生产厂有1家,计划培育亿元加工企业2家,未来将累计培育竹类加工规上企业20家以上,竹产业综合产值远到2035年实现100亿元产业链。

做实“竹+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竹旅游

大关坚持以竹为核、以竹育文、以竹促旅,发展以竹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文化长廊、文化旅游。

创新筇竹文创产品。深化筇竹与历史、文化和民俗的融合,发展竹毛笔、筇竹文房四宝、筇竹手杖、筇竹茶道用品等筇竹文创产品,把竹子从原来的每根0.1-0.2元升值到8-10元,竹农也从原来只靠竹笋增收全面实现竹笋、竹材双倍增收。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发展筇竹文化长廊。依托大关现有的筇竹资源,串联木杆镇漂坝村、银吉村、细沙村和向阳村,打造筇竹之乡旅游项目,实现竹林漫步、秘境观竹,“宿”竹、采竹、品竹、购竹全链条体验,做大做精做细大关筇竹文旅。

打造“筇竹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依托翠华镇黄连河村、木杆镇漂坝村、天星镇绿南苗族风情旅游特色村以及吉利镇龙坪村彝族风情旅游特色村,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帮助和指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开发演出项目,培养乡村文艺队伍,将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和筇竹文化节日有机结合、融合发展,探索大关少数民族特色乡村旅游。

借势百万亩竹海资源,依托丰富的瀑布、温泉、溶洞、峡谷和优质的生态食材等优势,着力打造黄连河5A级养生谷、山海洞、罗汉坝、三江口等景点。同时,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等网络手段宣传大关、推介大关,让大关景区集聚人气,带动发展。

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大关:做好竹产业融合发展文章 推动竹文化高质量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