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最终的属性还是日常消费品,疯狂过后必将要回归理性,回归信用和品质,其他皆是浮云。
先来看一则近日发出的官方文件:
而在之前,云南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发出了两道风险提示函,从4月16日的省一级到5月8日市一级发函、到昨天县一级发函,想必云南的重要产茶区都已经收到预警了。
接下来,金融茶的整治会开始吗?
能受到官方重视很重要,若没有2018年开始的打黑除恶运动,激起民怨的村匪恶霸可能还在继续猖狂。今年上半年,沸沸扬扬的“天价茶清单”让政府出台天价岩茶限制令。现在,终于将目光转向普洱茶。
我们来看一下风险函中的重点内容:有媒体报道我省某品牌普洱茶的终端零售市场价格炒作严重背离正常经销、消费需求,以普洱茶为介质的类金融炒作导致天价“金融茶”现象初现.......谁都知道,这个云南省的普洱茶品牌是哪家。
而“金融茶”的交易,主要发生在茶叶“华尔街”——芳村。那边是古桥市场,里面的商铺几乎家家都”炒茶"。我们在市场走了一圈,各种茶叶交易平台和行情网随处可见。
我们来看看市场内最大的交易平台——东和。
凭着大屏幕上的实时价格指数以及工作人员井井有条的检验流程,让人感觉似乎这个平台非常可靠。
人生性好赌,这已经写入我们的基因。而芳村好比就是一个赌场,里面的人大都是赌徒,“金融茶”便是工具,凑到一起,让人沉迷其中。
天价“金融茶”必然会被整治,很多人到现在也没明白监管出手的目的何在。单看金融的交易,这纯粹就是一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问题。茶叶市场早已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有人想花大价钱来买好茶,政府部门才不会去干涉呢。
但“天价金融茶”的问题从来不是茶本身,而是一部分人通过打造“天价金融茶”这样一类产品进行炒作,盲目地堆高原材料的价格,加大其他人做茶的成本,并将炒作的结果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那么,对“金融茶”的整治会影响到整个普洱茶市场的崩盘吗?
有些茶友已经迫不及待的等待接手看好的茶了,但,整个市场崩盘似乎不大可能。
虽然当下普洱茶市场的确存在无序扩张、鱼龙混杂的现象,加上经济下行等客观原因造成普洱茶产业不够景气、市场萎缩等现状(也是整个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再加上这几年游资进入产生的泡沫在陆续破灭,理性消费观逐步呈现,市场进入优胜劣汰的大洗牌时代。
“金融茶”只是占据普洱茶市场比较少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更加庞大的消费茶市场。普洱茶市场已经过千亿,政府不会让整治“金融茶”的行动波及到整个行业,造成?市场大崩溃。
到那个时候生活在茶山的茶农怎么办?市场的从业人员怎么办?这是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人的生计问题,请问政府部门能不介入么。
所以,通过行政干预慢慢让市场冷却下来,徐徐而图之才将是政府接下来可能会做的。
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市场回归冷静。